厂房遭遇地震、暴雨、台风等自然灾害后,即使外观看着完好,也可能存在结构损伤,必须及时做安全检测,判断是否能继续使用,检测时要按步骤有序进行,确保不遗漏隐患。
厂房遭遇地震、暴雨、台风等自然灾害后,即使外观看着完好,也可能存在结构损伤,必须及时做安全检测,判断是否能继续使用,检测时要按步骤有序进行,确保不遗漏隐患。
第一步是做好现场安全防护。自然灾害后厂房可能存在结构不稳定,比如墙体松动、构件悬空等,检测前要先设置警示标志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;对危险区域进行临时加固,比如用支撑顶牢倾斜的构件,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。同时要切断厂房的水电,避免漏电、漏水等二次事故。
第二步是全面的外观排查。重点查看厂房的结构损伤情况,比如墙体有没有新的裂缝,裂缝的宽度、走向和长度;钢结构构件有没有变形、扭曲、焊缝开裂;屋面有没有坍塌、檩条有没有折断;地基有没有沉降、位移,基础有没有外露、冲刷。对发现的损伤部位做好标记和记录,拍照留存。
第三步是详细的结构检测。对外观排查发现的损伤部位进行重点检测,用专业仪器测量构件的变形量、裂缝宽度变化,检测材料的强度有没有下降。比如地震后要检测梁柱节点的损伤情况,暴雨后要检测地基的承载力变化和墙体的含水率,台风后要检测钢结构的连接牢固性和屋面的抗风性能。
第四步是综合评估和处理建议。根据检测数据和现场情况,判断厂房的安全等级,分为可继续使用、加固后使用、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四个等级。对需要加固的厂房,明确加固的部位、方法和要求;对禁止使用的厂房,要立即停止使用,设置隔离措施。同时要给出预防后续灾害的建议,比如完善排水系统、增设抗风构件等。